84農(nóng)業(yè)網(wǎng)

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nèi)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致富信息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20170929

84農(nóng)業(yè)網(wǎng)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20170929)

一個落魄青年因為撿到一個錢包,開始了一段傳奇的財富之路,又靠埋在地里的幾萬個大壇子成為新的賺錢法寶。另一個落魄青年是在西雙版納,連米都吃不起,但他靠著尋常的小壇子發(fā)了家,財富從百萬升級到千萬。一人靠特制大壇子,一個靠尋常小壇子,兩個人有什么傳奇的財富故事呢?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這個地方非常特殊,在這里,一眼望不到頭的是一排排壇子,數(shù)量足足有一萬多個,有一些人正在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正把這樣高一米專門特制的大壇子往土里埋。

所有的壇子都埋在地下,只露出一個壇口,壇子里裝的到底是什么?埋在地里的壇子又能給劉剛帶來什么與眾不同的財富呢?

副總江永成:上萬個壇子(的數(shù)量)全國幾乎都沒有,光壇子投入都要差不多2000萬元,給我的感覺就是老板是不是瘋了。

朋友朱遠兵:確實非常的瘋狂,非常非常的瘋狂,常人難以想象,因為(瀘州市)汽車行業(yè)他是第一,他可以不用做了,可能他有遠大的抱負,要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

很多人都說,劉剛買壇子埋壇子這件事從一開始就讓人無法理解,但誰都沒想到,靠著這些壇子里的寶貝,劉剛短短3年時間就成了影響一方的風云人物,而他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也很傳奇。20年前,劉剛還是一個落魄廣州的四川青年,因為撿到一個錢包,他快速發(fā)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劉剛的億萬財富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廣東中山市的悅南南路,這是一條每天有幾萬工人穿行的街道。20年前的一天晚上,有一個人,居然在這條人流匆匆的街上,撿到了一樣他最想要的東西。

劉剛:馬上打開一看,里面有增值稅票,還有欠款單,還有兩千多元錢,當時好像還有BB機。

撿到錢包的這天,劉剛已經(jīng)身無分文的在這樣的水泥管道里住了一個多月了,和他一起流落街頭的伙伴一聽劉剛撿到了一個裝了幾千元的錢包,都興奮的不得了。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劉剛的朋友宋正鰲:我們眼睛亮了,當時兜里都沒有錢,有的人說把它分了,有的說現(xiàn)在大家這么困難,都沒錢吃飯,你撿到錢包不容易,為什么要還呢?

拿著撿來的兩千多元,劉剛餓著肚子睡在水泥管里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劉剛就通過錢包里的名片聯(lián)系到了錢包的主人。

劉剛:我就給這個老板打電話過去,他很快就來了,那個老板說,哎呀,汗水都嚇出來了,我就(把錢包)還給他了。

對方是一家貨運公司的老板,非常感激劉剛拾金不昧,知道了他的處境后,決定給劉剛和他的朋友們一個工作的機會。

劉剛的朋友宋正鰲:這個人就很感動,意思是拿錢給他,或者是干嘛,(劉剛)說不要,這個人就讓在他那里干,如果不是劉總這么慷慨,撿了這個錢包給這個人的話,可能我們那一幫人在水泥管里面住的。

劉剛:如果我不撿錢包(歸還)的話,我第一個老板不會這么相信我。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20170929

劉剛交還了一個錢包,同時帶著一起流浪的朋友找到了一份換輪胎的工作,接下來的日子,劉剛所做的事情也開始漸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96年,為了助劉剛一臂之力,劉剛和妻子拿著僅有的600元錢在瀘州租了一家20平米店面,劉剛非常有經(jīng)營頭腦,除了維修技術(shù)過硬,為了留住客人,他在十幾年前就設置了休息室并專門請人免費為客人擦皮鞋。

朋友朱遠兵:很多客戶都很喜歡他,所以來他店里的客人一般都不會跑的,第二次都會來找他的。所以他當時的輪胎做到全瀘州第一。

妻子胡成芬:那時候,我們就覺得做得很成功了,剛開始拿著錢的時候,劉總還說我沒想到這一生一輩子還有這么多錢來數(shù)。

從數(shù)幾百元到發(fā)展到數(shù)不過來錢,劉剛靠著扎實的技術(shù)和熱情的服務,從一家小小的補輪胎店,發(fā)展到汽車美容維修、名車4S店,到2014年,劉剛也擁有了億萬財富。

誰都沒有想到,劉剛因為一個撿來的錢包,得到一份改變他命運的工作,十年時間就積累了上億資產(chǎn)。然而,2014年他突然迷上了一個與汽車毫不沾邊的行業(yè)。

2014年年底,劉剛做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他找了五六個人,在老家的一片地里挖坑埋壇子,第一批就埋了6000個。

劉剛:這個罐還沒埋下去。

記者:我看如果要埋的話這要挖還挺深的。

劉剛:對,我們現(xiàn)在(埋下去)有一米多,到上面有一米多高。

記者:這么高啊。

劉剛:對,現(xiàn)在這里就是已經(jīng)埋好的,埋好的上面(露出)大概20多公分,下面全都是恒溫的,冬暖夏涼,在五度到八度之間。

這樣一個壇子的價格是300多元,劉剛把三分之二都埋在了地里,只露出一個壇口,每個壇子上都做了標記,他要用它來做一件行業(yè)里很少有人做的事情。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泡菜,是四川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樣小菜,四川眉山是有名的泡菜城,有大大小小幾十個泡菜企業(yè),劉剛覺得老家瀘州的天氣和環(huán)境和眉山很相似,但成規(guī)模的泡菜廠就沒幾個,他嗅到了商機,誰都沒有想到,劉剛一開始就想要挑戰(zhàn)行業(yè)里一件很少有人做的事情!

劉剛:當時我是很看好傳統(tǒng)的壇子發(fā)酵,為什么呢?我們家家戶戶都用這個土壇,泡出來的泡菜非常好吃,我不會走現(xiàn)在的泡菜用大池子來腌制這種方法。

一般的泡菜廠為了批量生產(chǎn),大都會在這樣的池子里用水腌制,而四川傳統(tǒng)的泡菜做法是把菜曬干,加上白酒,十幾種調(diào)料,放在這樣的壇子干法腌制,劉剛想要保留傳統(tǒng)的做法,把傳統(tǒng)的小壇子換成大壇子腌制泡菜。每個壇子能腌制300斤菜,然而,每次放進去和撈出來都要花費不少的人工成本。

副總江永成:同行當時都是用大的鹽漬池,一個池子可以裝一百噸到兩百噸的樣子,用池子做挺現(xiàn)實的,因為成本相對較低,五萬個壇子才能做到四萬噸的量,幾乎光壇子投入差不多2000萬元。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然而,最難的不只是花錢買壇子,換個容器而已,一干一濕兩種制作工藝也有很大的差別。

四川大學教授盧曉黎:我們絕大部分四川泡菜,是用很深很大的池子來腌制原料的,劉氏泡菜它是屬于干法發(fā)酵,也就是發(fā)酵過程中它不是泡在水里的,它是把脫了水的蔬菜經(jīng)過拌料之后然后入壇發(fā)酵的,所以工藝上有很大的不同。

副總方奇:醬腌用風干的形式做這種(泡菜),據(jù)我們了解,目前在中國市場上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還沒有。

想要用干法發(fā)酵,用壇子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很多專家都沒把握,劉剛卻非要試一試,那他哪來的這么大自信呢?

劉剛:我的自信就是出自于我的泡菜從壇子里發(fā)酵出來,味道就是不一樣,有的節(jié)點可以用工業(yè)化,有的節(jié)點必須要用傳統(tǒng)的東西去做,它做出來才好吃。

每一壇劉剛規(guī)定都要發(fā)酵180天,除了發(fā)酵方法傳統(tǒng)外,記者采訪的時候也意外的發(fā)現(xiàn),然而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每一壇的泡菜在上市之前還要經(jīng)過一次選美。

劉剛:這就是我們發(fā)酵180天的豇豆,為什么這根豇豆這么黃,這根豇豆就是太老了,這個老的最后都挑出來不用了,我們要用就是用這樣翠綠色的,黃色的會發(fā)酸,我們這樣的不會發(fā)酸。

記者:口感差別挺大嗎?我嘗一下,這個就是黃色的,老的豇豆。

劉剛:對。

記者:我嘗一下,特別酸,這個好酸。

劉剛:對,像這樣(綠色)的豇豆我們拿出來就不一樣了。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記者:這個就是嫩的。

劉剛:它挺脆的。

記者:很有嚼勁。

劉剛:而且他的醇香味非常好。

記者:這個差別特別大。

劉剛:這個差別很大,所以我們拿出來,你看車間里一排一排的員工在那里工作,一條一條,每一條都要精選出來,什么時候裝進去,什么時候開壇,我們每一壇都有標號。

記者:就像一個身份證一樣。

劉剛:對。

如今,劉剛的泡菜銷量蒸蒸日上,賣到了北京上海等十幾個省市,2015年銷售額3000萬元,劉剛做泡菜,帶領當?shù)氐拇迕褚黄鹬赂�,曾�?jīng)汽車行業(yè)里的風云人物,又在泡菜行業(yè)里有了自己無人取代的位置。提起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劉剛說他永遠忘不了改變他命運的錢包和廣州的一切,還有一個未完成的心愿。

劉剛:我就是想找一下我原來第一個撿錢包的老板,他給我了這條路,他讓我去做這個輪胎,我才有了今天。

妻子:后來我們?nèi)フ业臅r候,劉總也沒有找到,我們也沒找到,過去看了一下,廠房都沒有了,都沒找到,我們還是想回去找到他。

直到今天,劉剛?cè)匀辉趯ふ夷莻€創(chuàng)業(yè)路上幫助過他的恩人廣東省中山市悅南南路的楊光亮。

四川的劉剛用一個大壇子獲得了財富,而在云南西雙版納的李春榮,則是靠著兩個小壇子賺了錢。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2017年4月9日,記者去云南省勐臘縣采訪一個叫李春榮的人,剛到養(yǎng)殖基地,就看到他正在給豬洗澡,他養(yǎng)的豬很有意思,能聽懂李春榮說的話。

李春榮:今天這個天氣太熱了,給豬洗洗澡,不然氣溫太高了,它也耐不住,是不是很舒服,好,再來一下。

記者:這么聽你的話。

李春榮:好,左邊好了,來右邊,轉(zhuǎn)回來。

記者:啊?不是吧。

李春榮:好,轉(zhuǎn)回來。

記者:你讓它往左就往左,你讓往右就往右。

李春榮:它習慣了,會聽話,每天都和它們生活在一起。

記者:你很愛豬吧。

李春榮:是,我自己都給自己起名字叫冬瓜豬,所以我已經(jīng)與豬走到一起了。

李春榮養(yǎng)豬愛豬,9年時間,冬瓜豬年出欄上萬頭,2016年銷售額1400萬元,帶動五百多農(nóng)戶一起致富,今天正好是李春榮給農(nóng)戶們發(fā)錢的日子,沒養(yǎng)上豬的人都有點眼紅。

村民:我想養(yǎng),想讓他分我一對小豬,我們都很想養(yǎng),看李總給不給我們小豬苗。

記者:現(xiàn)在這個豬這么火?

村民:對,我們都喜歡養(yǎng)。

記者:你們現(xiàn)在想養(yǎng)還養(yǎng)不上嗎?

村民:對!就看李總給不給我們養(yǎng)。

村民:開心,跟著李總干。

如今,李春榮成了當?shù)仞B(yǎng)殖冬瓜豬的傳奇人物,他白手起家,最窮的時候連米都吃不上,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卻靠著一種不起眼的土壇子,命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春榮告訴記者,他把壇子埋在了一個特殊的地方。李春榮讓記者爬上去的地方是自己家的茶園,面積有30多畝,記者跟著上去后,走著走著,李春榮卻迷路了?

李春榮:是放在什么地方,我都要找一下了,這個春茶長的太好了,我的大樹茶,要到了,馬上到了。

為了快點找到目標,李春榮還特意找了一個幫手。

李春榮:去找,慢一點,聞一下,給我找一下在什么地方,應該就這里了。

記者:天呢,太聰明了。

李春榮:我們要不挖一下看看,里面有沒有,平均有1.5米深。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記者:這真的什么都看不出來,如果你不說這有東西的話。

李春榮:這個要挖半天才能挖到,不是一下子能挖到。

李春榮:起來了,460號出土了,今天只能讓你們看一下,不能拿出來的,每年必須要等到八月十八,因為這是客戶的東西。

李春榮告訴記者,這壇子里裝的東西,埋的時間越長,價格越貴,像這一壇有30斤重,最貴的買過2280元。

農(nóng)戶:太稀少了,之前都是沒有人這樣。

給記者看完后,李春榮又小心翼翼的把壇子埋回地里,這里邊裝的究竟是什么東西,和他后來的財富爆發(fā)有啥關(guān)系呢?

2005年,積攢了兩三萬元的李春榮在老家開了家小餐館,在瑤族鄉(xiāng),像這樣的小餐館有很多,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呢?李春榮發(fā)現(xiàn)土酒在當?shù)睾苁軞g迎,他就把自家釀好的土酒裝在壇子里,埋在茶樹下,獨特的儲藏方法,給土酒帶來了獨特的口感,這時李春榮又打出了一個招牌,喝酒不要錢!他的小餐館一下子就火了。

蔡平:我景洪市的朋友來這都覺得這個創(chuàng)意非常好,連景洪市都沒有,進餐廳吃飯,喝酒不要錢。

李春榮:一桌的話最多(送)四五斤,但是他們走的時候,(買)走的有可能是四五十斤,有可能下一次帶走四五百斤,所以源源不斷積累在擴大,我們沒有做什么廣告,以這樣的方式宣傳出去。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雖然喝酒不要錢,但想買走這么一壇子,15斤定價600百元,30斤1200元,埋的時間越長,價格越高,這才是李春榮的目的。只憑這一點,李春榮財富快速累積,加上餐廳的收益,到2009年,四年時間,李春榮有了100多萬元積蓄,但不久后,誰都沒有想到,又一個壇子的出現(xiàn),讓他的財富從百萬級別暴增至千萬!

滇南小耳豬也叫冬瓜豬,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有的品種,這種豬生性兇猛,一言不合就打架,身上帶血是常事,還愛爬坡翻墻。李春榮算了筆賬,如果每斤豬肉能賣到50元,效益非�?陀^,他想成立合作社,發(fā)動老百姓一起養(yǎng)殖冬瓜豬,為了快速擴大種群,保持優(yōu)良的品種,他還有一個獨特的辦法。

李春榮抱著的這頭最乖最聽話,也是他最喜歡的。

李春榮:這是小冬瓜,我是大冬瓜,是不是我兩長得很像。

記者:哪有人自己說長得像豬啊。

李春榮:形象似像。

記者去采訪的時候,小冬瓜剛有三個月大,李春榮就準備帶它出去相親,走之前還要梳妝打扮一番。

洗澡mv

李春榮:給你好好地洗一下,等會給你介紹個漂亮的女朋友。

記者:我很好奇你到底要給它介紹一個什么女朋友。

給“小冬瓜”洗完澡后再帶個大紅花,相親之旅就開始了。

李春榮:出發(fā)了,走,小冬瓜。

(小冬瓜上場mv)

李春榮:走了,走了,相親去了,你們家有沒有合適它的。

村民:我家的母豬大

李春榮:大了?不適合它,小冬瓜,走了,這里沒有適合你的,下一家。

走走停停,找了好幾家,終于有主人愿意讓他見一面 ,可小冬瓜見了卻有些害怕。

李春榮:小冬瓜年齡也大了,跟這頭母豬交配應該是可以的,母豬如果不到年齡,它是不會發(fā)情的,這頭已經(jīng)有七八個月大,小冬瓜,有什么想法,是不是不喜歡,太大了,年齡不般配是吧,要不要走啊,走回去了。

這第一次相親以失敗告終,但李春榮還不達目的不罷休,緊接著又把“小冬瓜”帶到了另一個地方,這一次剛一進門,沒幾分鐘,母豬就圍了過來主動示好。

李春榮:小冬瓜,三四個小美女都來親你,終于相上一個了。

這一次,“小冬瓜”很受歡迎,李春榮也很開心,但具體選哪個對象,作為主人的他還得把把關(guān)。

記者:您覺得哪頭適合小冬瓜?

李春榮:就現(xiàn)在過來的這頭,你看,它們已經(jīng)走在一起了。

記者:這頭和別的有什么不一樣呢?

李春榮:肚子要大一點,腳小,皮薄,第二要兇猛一點,溫順的不行。

2009年,李春榮就像現(xiàn)在一樣,靠著給25頭豬相親,不僅擴大了種群,也保證了品種純正。到2014年,冬瓜豬合作社年出欄4000多頭豬。

致富經(jīng):兩個落魄男人靠壇子賺千萬

2014年,李春榮在消費更高的勐臘縣開了一家以冬瓜豬為主的餐廳,又在旁邊開了專賣店,有些游客吃了想帶走,但鮮豬肉的保質(zhì)期短,再加上西雙版納地區(qū)天氣炎熱,一兩天就變味了,這讓李春榮很苦惱。突然有一天,他看到母親做了一道菜,一個想法靈光乍現(xiàn)。

先把肉切成這樣5*5厘米的大塊,不停翻炒,把油煉出來,冷卻后,把肉放進壇子,最后用油填滿整個壇子,李春榮說母親教他的這種做法能讓肉的保存期超過一年,帶回家后可以直接炒菜,這么一壇肉價值200元,這種打包方式游客也覺得很新鮮,李春榮賣到了昆明、上海等地。

一個壇子裝肉,一個壇子裝酒,李春榮靠著這兩個壇子賣不同的產(chǎn)品,獲得不同的財富。

84農(nóng)業(yè)網(wǎng)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zhuǎn)載自網(wǎng)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guān)系,請網(wǎng)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nóng)業(yè)網(wǎng)本著服務三農(nóng)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nóng)業(yè)網(wǎng)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

閱讀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