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11-2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
在扶貧攻堅中放飛青春夢想
本報記者 崔斌偉報道
駐上蔡縣邵店鎮(zhèn)高李村第一書記李佩陽,是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一名副處級領導干部,兼任該局團委書記。她是出身于城市中的80后,身高一米七多,有著青春靚麗的外表,更有將村民當家人、把村民脫貧當家事的濃濃真情。
因為有牽掛,每每從鄭州家中驅車回村,她總會歸心似箭地把車開得飛快;因為有承諾,每每在村內走訪貧困戶,她總要把步履放得很慢、語速放得很緩;因為有使命,每每她與親朋、同事聊天、交流時,她總把“我們村還有很多困難要解決”掛在嘴邊……高李村的鄉(xiāng)間道路,一年間,李佩陽不知走過多少遍,但她總感覺走不完,走不夠。因為她清楚,盡快帶領全體高李村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才是她夢寐以求的路。
執(zhí)著
“做事情很專注、執(zhí)著”是李佩陽留給身邊同事朋友最大的印象。
因為做事執(zhí)著,使命感強,這讓走上工作崗位的李佩陽,不斷取得了組織的認可、同事們的肯定。她也從鄉(xiāng)鎮(zhèn)的工作崗位上,先后被提拔到縣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等單位工作。在任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團委書記前,她還擔任過局里某二級機構的紀委書記。
為了助力精準扶貧,2015年河南省委準備選派第一批省直機關干部駐村任第一書記�!盀榱瞬还钾撨@個偉大的時代,永葆青春奮斗的底色”,李佩陽主動向組織遞交申請,希望有機會深入基層,加入到扶貧攻堅一線的熱潮中。
上蔡縣邵店鎮(zhèn)高李村是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對口幫扶村。高李村全村轄5個自然村、13個村民組,4527人。該村雖然經過10多年艾滋病重點村幫扶工作,全村仍有貧困人口69戶235人,主要是因病、因殘致貧,其中還有12戶五保戶,需要政策兜底保障。但,村里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基本沒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產業(yè)扶貧任務繁重,產業(yè)發(fā)展亟待起步。
任務重、條件差、離家遠,又考慮到李佩陽是個年輕的女干部,經過深思熟慮,局領導最終還是決定選派一名男同志駐村。雖然第一次申請駐村的愿望沒有實現,但李佩陽卻一直密切關注著高李村的變化和發(fā)展。
2017年11月份,第一批省派駐村第一書記任期屆滿,李佩陽再一次提交了駐村申請,這一次局領導被她的執(zhí)著和真情打動。
質疑
“到了村里任第一書記,不是走形式、添履歷,要真正俯下身,沉下心,出實招、干實事,努力接地氣,說百姓話,干百姓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工作干實干好!”李佩陽在到任不久后的一篇駐村日記中寫道。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二者間仿佛天生就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空曠的村委大院、簡陋的辦公環(huán)境、寒風亂灌的狹小臥室,動不動就“罷工”的供水系統(tǒng)……這是2017年11月李佩陽到達高李村時的第一印象。然而,這些超出想象的惡劣生活、工作環(huán)境并未消減李佩陽一心想為高李村百姓謀福祉的熱情和決心。
“一個小丫頭片子能干啥事?如何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心骨’?”這個世俗的偏見,在高李村民中很普遍。這給李佩陽的駐村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頓和阻力。
拖著疲憊的身影,回到不足十平米的臥室里,躺在那張貼墻而放的單人床上,仰望著掛有蜘蛛網的天花板,李佩陽陷入久久的思索:“我能為高李村民做些什么?應該做些什么?”
初到高李村時,李佩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村干部、群眾進行深入交流,溝通;并認真、系統(tǒng)地學習了黨章、扶貧政策、駐村第一書記職責等;及時向省局匯報工作進度,向縣鎮(zhèn)干部求教工作經驗,與其他駐村第一書記探討扶貧思路……
李佩陽在閱讀《梁家河》一書后感慨道:“書中處處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梁家河百姓的真摯深情,體現著為民情懷,他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為百姓干事,我現在有何理由不好好為百姓做事呢?如今,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有委屈、有無奈、有懊惱,但是都要咬緊牙,不退縮,不放棄,認準的事就要堅持下去,只要對百姓有益的事情就要努力爭取,我認為與群眾的深情也會在這一天天的生活中累積,我愿意為高李村的發(fā)展、為每個百姓付出更多的真心�!�
信任
認真走訪貧困戶,既能摸底掌握村內情況,又能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李佩陽駐村伊始,就開始有步驟地拜訪了村內所有的貧困戶和部分非貧困戶,并對每家情況、問題、需求進行了詳細地記錄。如:“李新華家里有學生準備考大學”“高某勇、4口人、30歲,妻子張某患精神病,兒子先天性心臟�。�7月份去世),6畝多地,瓦房3間……”“李某鐵,黨員,71歲……危房改造沒有完成,在外面支了3個石棉瓦棚子”……她一天要徒步走訪十多戶貧困戶,即便是雨雪惡劣天氣,也未停止。
起初,讓李佩陽最不適應的是村兩委班子成員工作積極性不高,責任感不足,執(zhí)行能力不強,沒有很好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
有一次,李佩陽要去協(xié)調修路項目資金,安排村干部抓緊對項目路段進行測量,可過了兩周,測量工作也沒有落實。李佩陽急了,拿著測量器一步一步親自測量,一口氣走完了整整十多公里的路�;氐阶∈液螅钟H自繪成擬整修道路平面圖。
這個事兒讓很多村干部汗顏,一位跟著她一起測量的村干部說:“以前這樣的測量工作少說也得兩三天,中間幾次想歇歇,可看到作為女同志的李書記仍在汗流浹背為我們村忙碌著,很受感動,作為莊稼漢的我,又怎么好意思再叫苦叫累呢?”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如何加強基層黨建,為高李村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李佩陽認為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她給村里每個黨員干部配發(fā)了黨徽,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黨章;定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018年7月1日,李佩陽帶領高李村黨員到有小延安之稱的確山縣竹溝鎮(zhèn),在那里鄭重地舉起拳頭,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
邵店鎮(zhèn)組織委員楊繼東介紹,李佩陽工作很認真,平日對自己要求嚴格,時刻以一個黨員的標準來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模范帶頭作用。在她的帶領、感染下,現在的高李村兩委班子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顯著增強。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通過李佩陽主持和不懈努力,如今,高李村已完成李莊、薄莊部分路段共1.59公里的道路硬化,協(xié)調安裝了太陽能路燈93盞,協(xié)調灌溉水井14眼;為了解決村民吃水供應緊張的問題,她協(xié)調有關部門對李莊村民組水塔進行維修提升;組織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團委和河南省新聞出版學校團委一道來高李村小學開展愛心助學活動,為學生上課,向孩子們捐贈體育用品和學習輔導用書;聯系駐馬店骨科醫(yī)院組織醫(yī)療專家來到高李村開展義診送藥活動;盛邀多位企業(yè)家到高李村實地考察,為當地經常滯銷的黃姜,建立了固定的黃姜銷售渠道,為發(fā)展黃姜訂單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展望
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村民的精氣神,有效地推動扶貧工作,這是李佩陽的另一抓手。
當下,一走進高李村,你就會被一面面住宅上的主題墻吸引,五顏六色的畫筆展現著大美的鄉(xiāng)村、村民豐收的喜悅。
看著那那一排排的路燈以及懸掛著的鮮紅中國結,看著那由臭水坑變成的清澈水塘,看著那小孩嬉逐玩耍的文化廣場……常年飽受疾病折磨的貧困戶高靈,高興得合不攏嘴。她感慨村里面是一天一個樣,越變越漂亮了,大家的精神面貌明顯改變�!艾F在到鄰村串個門,都很有優(yōu)越感!”
據悉,李佩陽正在著手在全村開展“最美家庭”“優(yōu)秀好媳婦”等評選活動。
在村民劉保魁眼中,平易近人,又有思路和魄力的李佩陽的的確確給高李村干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好事,甚至是為了村民利益,據理力爭,不怕得罪人,比如,因為村室建設起初有偷工減料的情況,她不止一次地和施工隊紅臉。但對于李佩陽而言,提高群眾的內生動力、大力發(fā)展產業(yè)扶貧、增強集體經濟,才是她日思夜盼要完成的任務。
根據實地調研,市場研判,李佩陽決定以建設蔬菜大棚作為產業(yè)扶貧的突破口。為了讓蔬菜大棚建設地合理、實用,又節(jié)約開支,李佩陽不下十次地趕到鄰縣去取經學習,并邀請省城農業(yè)專家前來指導。
當地的種菜能人李鐵成回憶,李佩陽隔三差五來到他的蔬菜大棚了解蔬菜的長勢、銷售情況,還經常進大棚幫他們干農活�!叭ツ晗卵�,眼看大棚要被積雪壓塌,李佩陽書記不顧個人安危、冷暖,爬到大棚頂上幫我們鏟雪的那一幕,至今也難以讓我忘記�!崩铊F成感激地說。
在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的支持下,李佩陽獲取到100萬元的扶持資金用于建設蔬菜大棚。隨著建材價格的提高,這些資金顯然不夠完成當初的設想。但為了讓村民早點增強產業(yè)脫貧的信心,李佩陽嚴控開銷,應是“逼”著施工方將7座長120米、寬15.5米的高標準蔬菜大棚建起。
除了建設蔬菜大棚,李佩陽但凡聽到其他地區(qū)有好的產業(yè)扶貧項目,她就會第一時間跑去考察。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佩陽獲知本村有一位村民在鄰縣的平輿縣一家藤藝編織廠工作。于是,她就馬不停蹄地帶領村兩委干部前去平輿。經過考察認為,該項目簡單易學,環(huán)保無污染,成本低見效快。經過李佩陽多次做工作,這位猶豫不決的村民同意回村建設加工分廠。在李佩陽幫助協(xié)調下,該項目已經完成規(guī)劃選址工作,并將很快啟動建設。據悉,項目建成后,將優(yōu)先安排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yè)。
10月25日傍晚,忙碌一天的李佩陽接到了一封來自豫北滑縣的書信。這名71歲的退休小學教師在信中寫道:“有幸在電視中看到你為貴村脫貧攻堅付出的巨大艱辛,取得了顯著成績之報道,非常敬佩,不計手拙,書一條幅敬上,以表心聲�!�
手捧著“脫貧攻堅勞苦功高”條幅,看著炊煙四起的村莊,李佩陽想起了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新時代的新青年,最新群體畫像公布》一文時寫的感言:奮斗中的幸福,是青春夢想中的堅守,在拼搏中的精彩,在奉獻中的升華。
李佩陽清楚地意識到,如今的高李村和她的期盼還有一定的距離。她不能懈怠,她必須要用高李村的變化來驗證自己的青春夢想。
相關標簽:農業(yè)新聞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