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袋料栽培黑木耳是吉林省東部山區(qū)近年發(fā)展起來的非常好的致富項目,給栽培者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生產中常常出現原種和栽培種制作過程接種后不復活、吃料慢和雜菌污染問題,給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在實踐中我們對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進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接種后不復活,吃料慢
(一)原因:①原種瓶或栽培袋經滅菌后沒有涼透,溫度在30℃以上,接種塊進入瓶或袋中,因溫度過高而失活或降低活力。②接種工具在酒精燈火焰中燒后立即接種,菌種塊被燙死。③培養(yǎng)料配方不當,加入生石灰量過多,PH值過高,因堿性過大很難吃料。④培養(yǎng)料過干或培養(yǎng)溫度低,吃料慢。⑤培養(yǎng)料中針葉樹或楊木屑比例大,木屑中油性大均影響吃料。
(二)解決方法
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要根據產生問題的原因而定。要嚴格選擇木屑料,木屑拉回家中要攤開晾曬1~2天,以散發(fā)油質和水分并具有殺滅雜菌的作用。原種配方中一般不必加入生石灰;栽培種制作時,因數量較大,可以加入0.5%以下的生石灰,但PH值不能超過8。配料時水分應占總重量的60%~65%。料過干不易吃料,料太濕菌絲長不到底。接種時,搶溫接種有早發(fā)菌快吃料之功效,但料溫必須降到30℃以下。接種工具經酒精燈灼燒后應降溫后再接種,以免燙死菌種。
二、雜菌污染
(一)原因:①滅菌不徹底。滅菌不徹底常會出現大面積污染,有時會出現全部污染。主要原因是:常壓鍋漏氣,溫度難以達到100℃;滅菌時間在100℃溫度達不到8~10小時;鍋體設計不當,有氣流不到的死角。②接種不規(guī)范。要強化無菌操作。無論是接種箱還是操作臺,雖然經消毒處理,仍然有少量雜菌存在。因此,在操作時,手、操作面還要用酒精棉擦試;母種和原種瓶口、接種工具、棉塞都要在酒精火焰下適度燒烤;動作要快捷、準確。③棉塞松、濕。棉塞太松,接種后雜菌可以從縫隙進入瓶(袋中)。棉塞太濕,自身可以染菌并進入瓶(袋)中。④環(huán)境污染。培養(yǎng)室的環(huán)境包括床架、空間、天棚、地面、墻壁都可能存在雜菌。潮濕的房間及老菌房都常引起雜菌污染。⑤母種和原種帶雜菌。母種和原種帶雜菌是菌種污染的不可忽略的因素,造成交叉感染,容易造成較大損失。
(二)解決辦法:把好滅菌關是制種的首要問題。要確保滅菌鍋快速升溫,保證1小時升到100℃。裝好料的栽培袋要盡快滅菌,以防雜菌在袋內滋生。要確保滅菌時間,100℃保持8~10小時。滅菌人員要防止中途降溫。
接菌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規(guī)程操作。滅菌時要包扎好瓶(袋)口,以防打濕。出鍋后用四層紗布的生石灰包,在棉塞外緣輕輕拍壓,可防止雜菌在棉塞及瓶口處滋生。
接種時要保持清潔的環(huán)境。菌種入室前應用藥物熏蒸;床架保持干燥。隨時挑出污染的菌瓶(袋),以防交叉感染。污染的菌瓶(袋)應燒掉或埋掉。
接種前對母種和原種進行嚴格挑選。特別要注意棉塞和瓶口處,只要有輕微污染就不能用于接種。
防止污染要綜合治理,以預防為主。只要把好各個關口,就會大大降低污染率。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