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中心 > 特種養(yǎng)殖 > 蜜蜂養(yǎng)殖技術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藥用胡蜂是指胡蜂科的斑胡蜂和黑尾胡蜂,其全體、幼蟲、蜂巢、蜂毒均入藥。藥材名大黃蜂(全體)、大黃蜂子(幼蟲)、露蜂房(蜂巢)。主治風濕痹痛,是常用中藥。胡蜂又是農林害蟲的天敵。人工養(yǎng)殖藥用胡蜂簡便易行,只要捕捉幾只雌蜂馴養(yǎng)繁殖即可。
一、建造馴養(yǎng)籠。在田間用木條建造框架,即為馴養(yǎng)籠。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樁和鐵絲將籠固定。籠的頂部和四周均為尼龍紗網,籠的一側備有加厚的尼龍拉鏈開口,供管理人員進出。在籠內種植大量十字花科植物及小灌木叢,培育菜青蟲作為胡蜂的飼料。方法是:用十字花科植物葉片(最好用甘藍葉片)搗碎,將葉汁涂在一張清潔的紙上。將此紙片放在田野里,不久就會有許多白色的菜粉蝶飛到紙片上產卵。把紙上的卵拿到籠內的十字花科植物葉片上,讓其自然孵化,孵出的菜青蟲長大后供胡蜂捕食。
二、胡蜂的捕捉及馴養(yǎng)。捕捉野雌蜂,可用自制的捕蜂網。該網由網柄、網圈和網袋組成,網柄的長度與身高相當,用直徑2厘米的竹竿或木棍均可;網圈直徑35厘米,用粗鐵絲彎咸直角的方框,固定在網柄上;網袋用綠色尼龍薄紗做成,袋的長度是網圈直徑的2倍。在春天野外有胡蜂飛舞時,揮動捕蜂網。待蜂入網后,放入馴養(yǎng)籠內,讓胡蜂飛出。在籠內投喂清潔的水及液體飼料。投喂方法:將水和液體飼料裝入瓶中,將瓶倒置在鋪有吸水濾紙或脫脂棉的玻璃皿中,胡蜂可通過吸足水分的濾紙或脫脂棉攝食。在籠內放置一些朽木,并根據捕得的雌蜂數量,懸掛空蜂箱,供胡蜂建巢用。當溫度穩(wěn)定在17℃以上時,胡蜂飛入空蜂箱內建巢產卵。待卵孵化成幼蟲,幼蟲變成蛹后,再經15天羽化為成蜂。第一代咸蜂負責建巢哺育幼蟲,原來的雌蜂專門產卵。隨著巢上的蜂群及幼蟲陸續(xù)增加,要有足夠的菜青蟲供應,否則,會引起胡蜂殘食幼蟲。當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將蜂箱從籠內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飼料,讓它們捕食各類害蟲。
三、越冬管理。10月初,將田野的蜂箱搬進蜂籠內,喂以鱗翅目昆蟲及糖類。當氣溫降到6℃以下時,胡蜂會進入蜂箱抱咸團,不食不動。此時應將蜂箱搬入干燥通風的空房中越冬。當氣溫回升到6℃以上時,胡蜂開始散團,可將蜂箱再搬入蜂籠;氣溫穩(wěn)定在13℃以上時,胡蜂陸續(xù)出箱外活動,此時應喂食。
四、產品采集
1.成蜂及幼蜂采集:在10月份,從田野將蜂箱搬回蜂籠時進行,在留足雌蜂后,將多余的成蜂和幼蜂采集起來,用開水燙死,曬干或烘干,即為中藥大黃蜂與大黃蜂子。置于干燥壇內保存。
2.蜂巢的采集:在胡蜂抱團越冬時進行。將蜂箱里的蜂巢摘下,曬干,即成中藥"露蜂房"。
3.胡蜂毒的采集:可用電刺激取得。胡蜂性烈,最易螫人,必須在夜間將蜂箱門關好后,搬進蜂籠內。天明后,打開蜂箱門,將采毒器置于蜂箱口,進行通電。當胡蜂接觸采毒器時,受電刺激,即排放胡蜂毒液。毒液用蒸餾水溶解,離心去塵,冷凍干燥后,即得胡蜂毒干粉,置于冰箱保存。
五、胡蜂的天敵
1.黃尾巢螟:第一代成蟲發(fā)生在5月中下旬,夜間飛到胡蜂巢上產卵,5天后孵出幼蟲,在蜂巢內穿行,蛀食胡蜂幼蟲。黃尾巢螟30,天為1個世代,繁殖率極強,一旦侵入胡蜂巢,胡蜂就有覆滅之災。防治方法:根據黃尾巢螟不善飛翔,并在夜間活動的特點,將胡蜂的蜂箱放置離地面高一點,每晚將蜂箱門關好,早晨再打開,就可避免黃尾巢螟進入蜂箱產卵。
2.老鼠:老鼠為害抱團越冬的胡蜂,往往把整箱蜂吃光,應盡早防范。
六、兩種不宜養(yǎng)殖的胡蜂
1.金環(huán)胡蜂:性子極暴,往往會集群攻擊人畜,毒性極大,能使人傷亡。
2.柞蠶馬蜂:專門捕食柞蠶幼蟲,不宜養(yǎng)殖,應捕殺。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