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拉丁名:Taxuscuspidata
植物名稱:東北紅豆杉
學 名:taxuscuspidatesiebebzucc
別 名:紫杉、赤柏松、紫柏松、寬葉紫杉、米樹等
科 名:紅豆杉科
拉丁科名:Taxaceae
屬 名:紅豆杉屬
東北紅豆杉是我國4種1變種紅豆杉之一,其他3種1變種為云南紅豆杉、西藏紅豆杉、中國紅豆杉、南方紅豆杉。
[分布地區(qū)]
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日本、朝鮮、俄羅斯(阿穆爾州、庫頁島等)東北亞地區(qū)。如:遼寧東部、吉林<BR>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區(qū)(主要城市:哈爾濱、牡丹江、鶴崗、雞西、雙鴨山、伊春、佳木斯、長春、四平、延吉、撫順、鐵嶺、本溪)
[形態(tài)特性]
樹高達20米,胸徑達1米。樹冠倒卵形或闊卵形。樹皮紅褐色或灰紅色,薄質,片狀剝裂。枝條密生,小枝帶紅褐色,一年生枝深綠色,秋后呈淡紅褐色。葉生于主枝上者為螺旋裝排列,在側枝上葉柄基部扭轉向左右排成不規(guī)則兩列。葉線形,半直或稍彎曲,長1.5~2.5厘米,寬2.5毫米,表面深綠色,有光澤。雌雄異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葉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紅色,直生。種子卵形,成熟時紫褐色,有光澤,長約6毫米,直徑5毫米。外覆上部開口的假種皮,成熟時倒卵圓形,成杯狀,濃紅色,肉質,富漿汁;ㄆ5~6月,種子9~10月成熟。
[生物學特性]
生境性耐陰,密林下亦能生長,多年生,不成林。多見于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內。生于山頂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狀。原產地年均氣溫攝氏2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陰坡或半陰坡的濕潤、肥沃的針闊混交林下。性喜涼爽濕潤氣候,可耐零下30攝氏度以下的低溫,抗寒性強,最適溫度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忌暴熱、暴冷和空氣干燥,屬陰性樹種。喜濕潤但怕澇,適于在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種植。
[生長區(qū)域]
東北紅豆杉是東北樹種,適應在東北地區(q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浙江、江蘇、上海等長江以北地區(qū)生長。
[年生長情況]
東北紅豆杉的株高在頭三年生長緩慢,株高一般年生長10―15CM左右;移栽一年后生長加快,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達20―30CM。
[外觀特點]
東北紅豆杉特點是樹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變成黃綠色或淡紅褐色。其葉為二列式,稍微彎曲呈鐮刀形,近看像球,遠看像花,極為美觀。
[生長習性]
陰性,喜冷涼濕潤氣候,淺根性,怕澇,忌鹽堿
[藥用價值]
以莖、枝、葉、根入藥。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堿、雙萜類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療心臟病的效用。經權威部門鑒定和相關報道,中國境內的紅豆杉在提煉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長環(huán)境特殊的東北紅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達萬分之三(據A.G.F.Neto報道)。獨特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植物體內物質的沉積。如果把東北紅豆杉適當南遷可增加生長期、改善生長環(huán)境、有利于體內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質。科學研究表明,紅豆杉的樹皮、樹根、樹干等泡水喝有一定的抗癌功能,不過提取的紫杉醇很少,僅能提取50%左右,其中屬東北長白山區(qū)野生的紅豆杉紫杉醇含量最高。
[綠化觀賞]
東北紅豆杉不僅是珍稀的藥用植物也是園林、庭院綠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貴稀有的高檔綠化樹種。具有獨特的盆景觀賞價值是東北紅豆杉的又一大特色,應用矮化技術處理的東北紅豆杉盆景造型古樸典雅,枝葉緊湊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紅莖、紅枝、綠葉、紅豆使其具有觀莖、觀枝、觀葉、觀果的多重觀賞價值。光滑的紅莖代表坦蕩與高貴,常綠的針葉表達堅毅與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紅豆彰現了愛心與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脫俗,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文化底蘊。東北紅豆杉因其資源稀少,被列為我國一級珍稀樹種加以保護。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