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qū):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qū):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行業(yè):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羊|養(yǎng)兔|養(yǎng)魚|養(yǎng)雞|養(yǎng)蛇|養(yǎng)鵝|養(yǎng)鴨|養(yǎng)龜|養(yǎng)蝦|養(yǎng)蟹|養(yǎng)鹿|養(yǎng)蠶|黃粉蟲
行業(yè):水稻|玉米|花生|小麥|大豆|茶葉|棉花|油菜|鵪鶉|牛蛙|黃鱔|泥鰍|蚯蚓|養(yǎng)驢|養(yǎng)蠅蛆
84農業(yè)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分布與為害枯萎病是香石竹發(fā)生普遍而嚴重的病害,我國上海、天津、廣州、杭州等市均有發(fā)生,除杭州外,其它城市為害較為嚴重。該病為害香石竹、石竹、美國石竹等石竹屬植物多種,引起植株枯萎死亡。
2.癥狀植株在生長發(fā)育的任何時期都可受害。首先是植株下部葉片及枝條變色、萎蔫,并迅速向上蔓延,葉片由正常的深綠色變?yōu)榈G色,最終呈蒼白的稻草色。植株枯萎,有時植株一側或個別葉片的一半受到侵染,則表現為一側枝葉或葉片一半明顯地枯萎;嫩枝生長扭曲、畸形和生長停滯;幼株受侵染導致迅速死亡,縱切病莖,可看到維管束中有暗褐色條紋,從橫斷面可見到明顯的暗褐色環(huán)紋,根部受侵染后迅速向莖部蔓延,植株最終枯萎死亡。
3.病原枯萎病的病原為石竹尖鐮孢(FusaviumOxysporumf.spdianthiSnyetHans),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瘤座孢目、鐮孢霉屬。它是專一引起香石竹維管束病害的病原。病菌一般產生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有兩種類型,即大型分生孢子和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較粗壯,由幾個細胞組成,稍彎曲,有時呈鐮刀形,頂端略尖,孢壁較薄;小型分生孢子較小,卵形到矩圓形,有1-2個細胞,當環(huán)境不利時,垂死的植株組織和土壤內的病殘體可產生大量的厚垣孢子,它是一種較小、圓形的厚壁孢子。據華南農業(yè)大學報道,廣州為害石竹的病原為石竹鐮孢(F.dianthpr-illetDel),而我國魏景超教授將此菌的中名定為石竹尖鐮孢霉。引起香石竹萎蔫病。病菌子座為擴展型,蒼白到紫紅色,大型分生孢子粗壯,鐮刀形,一端較直,一端稍彎曲,3-5個隔膜,無色。具有3個隔膜的分生孢子,大小為25-34.5μm×3.8-4μm,5個隔膜的分生孢子,大小為44×4.3μm;小型分生孢子單細胞、無色、卵圓形或橢圓形,大小5-9μm×2-4μm;厚垣孢子球形,直徑為6-11μm,頂生或間生;能產生菌核,直徑為0.5-2.0mm或3-12mm。
據俞大紱教授報道:我國香石竹上的鐮刀菌還有:早熟禾鐮孢[Fusariumpoce(Peck)Wr.]、燕麥鐮孢[F.avenaceum(Fr.)Sacc.]和大刀鐮孢[F.culmorum(W.G.Sm.)Sacc]等3種。它們分別引起香石竹的花腐、根腐和莖腐。早熟禾鐮孢目前在我國桂林石竹上為害較嚴重。
4.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存活,病株根或莖的腐爛處在潮濕環(huán)境中產生子實體、孢子借氣流或雨水、灌溉水的濺潑傳播;通過根和莖基部或插條的傷口侵入為害,病菌進入維管束系統(tǒng)并逐漸向上蔓延擴展。病菌可能定殖在維管束系統(tǒng)而無癥狀表現。對寄主體內病菌擴展的研究表明,在癥狀出現以前,維管束內病菌擴展是不快的,但從感病母株上獲得的部分繁殖材料可能有隱匿寄生。因此,繁殖材料是病害傳播的重要來源,被污染的土壤也是傳播來源之一。一般在春夏季節(jié),若土壤溫度較高,陰雨連綿,土壤積水的條件下,病害發(fā)生則嚴重。栽培中氮肥施用過多,以及偏酸性的土壤,均有利于病菌的生長和侵染,促進病害的發(fā)生和流行。廣州地區(qū)枯萎病常于4-6月份發(fā)生。
5.防治措施應從健康的無病母株上采取插條,最好是建立無病母本區(qū),供采條用。
發(fā)現病株及時拔除并銷毀,減少病菌在土壤中的積累。
土壤處理苗圃地的土壤或盆土被污染,必須更換或消毒處理后再使用。有條件的溫室可用蒸汽消毒,國外曾利用威百畝鈉、溴代甲烷等對土壤進行熏蒸消毒;用50%克菌丹或50%多菌靈500倍液于種植前澆灌土壤,或70%敵克松500倍液,或3%硫酸亞鐵處理土壤均有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有希望的措施。近年來國外已有不少報道,如美國在種植前用麥次(Metz)優(yōu)質沙質肥泥按600g/m2用量施入土壤內,能控制香石竹枯萎病的發(fā)生,據研究,這種細沙質肥泥中含有一種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putida(Trevisan)Migula],對病原菌有頡頏作用,并與其競爭鐵元素,從而達到防病目的。另一種方法是用一種細菌(Chitinolyticsp.)處理土壤后,能減輕病害的影響。
此外,有一種瓶霉菌(Phialophoracinerescens)同樣也引起香石竹枯萎病。這種真菌通過傷口、細小的根尖和根毛侵入植株,進入導管,阻礙了水分運輸。并因病菌產生的毒素傷害寄主的活組織,致使植物萎蔫。受害組織變褐色,病健組織間無明確的界限。植株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均可受侵染。防治措施可參看香石竹鐮刀菌枯萎病。
84農業(yè)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yè)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yè)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